第六周语文教研组活动报道
发布时间:2021/3/31 17:36:54 作者: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:3464次
3月31日,语文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,开展第五次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徐静和蒋留芳两位上教研课。
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是一篇略读课文,略读课文的教学应:“粗知文章大意,不求字斟句酌。” 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。
上课初,徐静老师不忘生字词的巩固,设计了开火车反复读本课生词,并强调了重点词语“作坊、一乘、溜达”的词义。教会孩子根据字意来定音的方法。
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,把阅读后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交流,有利于培养学生略读浏览的能力。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,学生能够运用此方法迅速筛选文章信息,也体现了这种方法学生掌握很好,并能够学以致用,举一反三。
在学生汇报时,再由教师引导学习段落中的词句训练重点,反复品读,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、精湛,在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。在学习桥北头情景时,请学生想象,仿佛看到了什么?听到了什么,感受到了什么?”感受到当时场面的有趣。这一点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,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让学生体会到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,最后的点题:他为什么被称为“名扬中外的画”。这次教学,徐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。有层次的引领、指导,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上的人物众多、画面传神。
《人物描写一组》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:《摔跤》、《他像一颗挺脱的树》、 《两茎灯草》,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。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、祥子、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,而每一个片段,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,侧重点又不尽相同。在教学时,蒋留芳老师不急于求成,先复习一下本学期人物描写的方法:外貌、动作、神态、语言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。
本节课教学任务就完成第一个片段《摔跤》,教学重点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,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。蒋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,先自己体会,然后交流汇报。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、理解,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、词语都找出来了,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。再让学生个别读、集体读这些句子,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,效果非常好。